“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它警示投资者,金融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各种潜在风险,要谨慎参与投资。
但投资环境复杂多变,要怎么做,才能让风险可控、权益有保障呢?
正值“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贝莱德基金梳理了一些投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要点,帮助大家筑牢“个人投资安全网”,一起来看看——
1、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投资理财并非追求“一夜暴富”,而是通过对手里的闲置资金进行科学配置,以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想要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长期投资:短期市场波动是常态,且难以预测,但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优质资产价格通常随之增长。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有助于穿越牛熊,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投资、情绪化决策,任何一个投资决策,都应该是建立在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上。
分散投资:不把所有资金集中在单一资产或行业上,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整体投资风险,比如将股票、债券进行搭配投资。
2、投资前做好功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实操投资前,务必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明确自身需求:主要厘清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投资?计划投资多长时间?希望达到怎样的收益水平?能承受的最大亏损范围是多少?
了解金融产品:认真阅读产品合同、产品说明书等文件,充分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风险收益特征等。
只有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才能在投资中做到心中有数,最大程度上防控风险。
3、提高防非反诈意识
近年来,非法集资、虚假理财等金融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不仅扰乱金融秩序,也威胁到投资者的财产安全。投资者务必加强自我防范,提高防非反诈意识,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那么,如何识别并远离这些“陷阱”呢?请牢记以下几点:
1) 不轻信“高收益、高回报”“稳赚不赔”等收益承诺;
2)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
3) 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不出租、出借、出售金融账户;
4) 核实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
4、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每个人都是自己投资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也要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若遇金融纠纷,应采取正当、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维权渠道主要有: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投资路上风险与机遇并存,秉持正确投资理念、做足投前功课,并提高自身防非反诈意识、懂得依法维权,方能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守住财富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