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美元走弱、稳定的宏观环境与颠覆性趋势将成为今年新兴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但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进行优选布局是关键。
上周美股走平,美债收益率下行。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温,再次低于市场预期。
本周公布的美国CPI数据是美联储下次议息会议前的最后一项关键数据。我们将关注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就业增长放缓对服务价格的影响。
新兴市场资产今年表现强劲。我们认为,有三大驱动因素正在为新兴市场创造投资机遇:首先是美元走弱,其次是整体宏观环境稳定,部分国家实施降息且经济增长强劲,第三是AI、地缘格局分化等颠覆性趋势带来市场行情的分化。但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进行优选布局仍是关键。
今年以来新兴市场表现亮眼。固收方面,全球新兴市场债券回报率近9%,而美国国债回报率仅为4.5%。股票方面,如下图中橙线和绿线所示,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20%,远超代表发达市场的MSCI世界指数14%的涨幅。但这掩盖了显著的市场分化,根据相关数据,MSCI中国指数上涨29%,波兰指数涨幅超50%,韩国指数涨幅超40%。在中国,关税冲突缓和以及政府提振消费和投资者信心的举措提升了短期市场情绪。在其他地区,各国的市场驱动因素则通常受长期趋势的影响,韩国市场受益于低估值以及其在AI与芯片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越南市场得益于供应链重组后的地位,波兰市场则因地缘政治风险趋缓而走强。这意味着,新兴市场中不同市场所面临的颠覆性趋势各不相同,导致投资回报也存在差异,因此进行精细化的分析至关重要。
各地区股票与美元指数表现(2025年)
资料来源:贝莱德智库、MSCI,数据来自LSEG Datastream,2025年9月。注:所用指数为MSCI新兴市场美元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世界指数及美元指数(DXY)。
贝莱德智库认为
美元走弱、经济韧性及颠覆性趋势共同驱动了新兴市场的表现。由于不同国家的表现存在分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优选布局。我们对整体新兴市场股票持中性观点,同时挖掘具有亮点的领域,并看好新兴市场本币债券。
美元走弱推动了今年新兴市场资产的回报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贬值约 10%,而许多新兴市场货币则表现强劲。通常情况下,美元走弱往往伴随着包括股票在内的新兴市场走强,因为以美元计价债务的偿还成本下降,进而支撑企业盈利增长。此外,对于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投资者而言,当他们将新兴市场资产的收益从本地货币兑换回美元时,其实际回报还会因汇率因素被进一步放大。
新兴市场走强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将较2010-2019年的平均水平有所收窄,但这遮盖了一些国家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我们认为这些变化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印度和越南正分别在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取得良好发展,墨西哥和巴西展现出货币政策的纪律性,智利强大的金融体系则为其增加了稳定性。此外,部分新兴市场的通胀率已回落至新冠疫情前水平,降息周期已经开启。比如,墨西哥今年已降息五次,印尼降息四次,波兰降息三次。美联储即将实施降息,尽管我们认为降息幅度有限,但这将为新兴市场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因为跟随美联储的政策步伐可以降低本国货币贬值的风险。我们认为,当前是锁定匈牙利、捷克、南非、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本币债券收益率的较好机会。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颠覆性趋势。正如我们一直以来所强调的,颠覆性趋势才是驱动投资回报的新引擎,而非宏观因素,且其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将挖掘具有亮点的领域,但在短期内对整体新兴市场股票持中性观点。我们认为,供应链的重组使得墨西哥、巴西、越南等国家受益,中国台湾和韩国在AI建设所需的半导体领域深度参与,中国也在推进其AI技术的发展。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受益于低碳转型趋势下关键材料的需求。
从长期视角看,凭借年轻的人口结构和数字化进程加速,印度有望发展成为尖端的数字经济体。印度的发展潜力正是我们在长期战略层面对新兴市场持超配观点的原因之一。
市场环境
上周五,标普50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但当周基本收平。上周初,全球政府债券承压,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00%。随后8月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就业增长大幅放缓,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3.51%,3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4.76%。然而裁员人数尚未大幅增加,且薪资增长仍过快,使得通胀难以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我们预计美联储下周将降息25个基点。
资料来源:贝莱德智库。贝莱德集团下属贝莱德智库(BII)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以提供有关全球经济、市场、地缘政治和长期资产配置的见解——致力于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驾驭金融市场。
本文仅作参考资料和教育用途,不应构成买卖任何证券或采取任何投资策略之建议、募集或劝诱。本文(视频)所载之讯息及意见取自贝莱德基金认为可靠的专属和非专属来源,并不一定涵盖所有数据,且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因此,并未对其准确性或可靠性作出保证,而贝莱德基金及其人员、雇员或代理商不会对任何其他形式的错误及遗漏所引致的责任负责(包括因疏忽而对任何人士负责)。本文(视频)可能含有非仅基于过往信息而提供之「前瞻性」信息。有关信息可能涵盖(其中包括)预计及预测。并不保证任何作出之预测将会实现。读者须全权自行决定是否倚赖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本文(视频)仅编制以供参考用,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具体产品信息详见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 2025贝莱德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其他商标归属于其各自的所有人。
CBOH0925A/S-4811085
贝莱德智库主管
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 贝莱德智库
中东及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 贝莱德智库
拉丁美洲首席投资策略师 贝莱德智库